曾經在會定期練習單車的時候跑過了100公里,就以為沒練一段時候也可以勉強地應付得了70公里,原來只是另一次的不自量力。同行友人亦不知道網上的影片大多都只會呈現最理想的一面,看了兩段短片便發起這次旅程,而且更堅信有電力輔助便能支撐到底,自然也一樣鎩羽而歸。友人安慰說若然在下堅持用傳統公路車的話實應能跑完全程,蓋大家覺得電力車實在是大重了,而且每個波段間隔亦大,實在很難找到適合的檔次來輕鬆使用。不過大家太過遊山玩水的休閒態度也是原因吧,竟然過了半天只前進了三份一的路程,還不自覺地悠然享受午餐。雖然車輪漏汽亦有一定因素,但當事情過了之後,無論說什麼都只會是借口。
2025年3月26日 星期三
2025年2月3日 星期一
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
無時無刻
或許是已經有點累,或是走得太多開始有點勞損,時鐘偶然會停下來。
其實,大家都不知道根本上就沒有時間這一樣東西,只是事情不斷的發生、事物不斷的改變吧了。可是人卻不滿於無需規限的生活,硬是想固定某一刻做某一些事情,或總是想計算做什麼需要多久,於是就想像出時間這東西。以前在印度用的單位是剎那、須臾,中國用的單位叫時辰,最後普遍都用時、分、秒;說到底就是要脫離本來是隨意的生活。
再說回時鐘,其實無論它如何努力地揮動雙手,也始終追不上週遭的節奏,然而也沒有人會伸出手拉它一把讓它可以趕上點。就算它停下來也不會阻礙到什麼,因為沒有人留意到它的存在。可要是某日某人突然的想起它,又會說它脫節了,要配合或跟上別人真的好難難啊。
2024年9月9日 星期一
2024年8月14日 星期三
郵落場
第一次在郵局工作大約是在三十多年前了,記得當時郵局引進了最新的分信機,可是仍然有信件是機器沒能處理的。估不到三十多年後,都已經進入了人工智能的世代,還仍然有機器不能處理的郵件。可是人手處理卻仍有不可靠的時候,在想去證實一下正確郵編的時候,就被告訴隨便放也沒有人會在意的,原來隨隨便便把工作打發掉的人處處皆是。或許,日本會是個例外吧,看電視節目不論是訪問或劇集,都會點出想做好一件工作,需要的除了技巧、經驗、毅力、決心外,更會投入感情;既然知道如何可以做到最好,就會用最好的方法,再加上要交給用者也不會覺得失禮的心情去完成。其實,對工作認真多一點也不會太困難吧。
2024年7月10日 星期三
2024年6月20日 星期四
2024年6月13日 星期四
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
2024年2月21日 星期三
2024年1月11日 星期四
Take your time
再沒有,也沒有能力,可以像以前那樣行色匆匆。只是,當步伐慢下來有更多時間以後,卻發現一切的景色已不復存在。由利用到渡過,同一句說話好像也適用,不過實在的意思也許並不止於此。記得從某個談及台灣小店的節目中聽到,在這裡我們不說第一的餐館或最好的菜式,只有你喜歡的味道和溫度,你想再回來感受一次,那就是最好。日語中有 "眼前" 的說法,可惜日文不好不明白真正意思,也只當作能稍稍意會吧;就這樣,也沒關係啊。如果不能一直在一起,至少,永遠不要忘記...
訂閱:
文章 (Atom)